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年初一“烧懒香”

2017-01-28 郝妙海 太原道

中国人敬神敬佛敬祖,一是上供,一是焚香,二者或同时进行,或必具其一。但只见过焚香而不上供的,却未曾听过只上供不焚香的,可见,在祭祀神佛时,焚香是远比上供还虔诚,还重要的事儿。

春节期间,无疑是一年中各路神仙享受人间香火最集中的一段日子。在我的家乡(今晋源区武家庄),早年间有一种大年初一“烧懒香”的习俗,比较奇特,颇有趣味。初一凌晨,天尚黑乎乎的,农家小院内的旺火就被陆续点燃,随着豆荚爆裂的噼啪声,小院上空便红光闪闪。而随着旺火堆上的柏叶被引燃,小院内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奇异的香味。这时,男主人们会取一大把香,在旺火上就着了,然后走出街门,在平时常用的碾子,磨儿,井台……等处分别放上一把,村民们称之为“烧懒香”。

中国,是一个神的国度,在中国的民俗中,神几乎无处不在。记忆中,家乡家家户户常年必供的神仙只有三位,他们即天地爷,土地爷及灶神爷。而像守门的门神,管财的财神,保子孙平安的弹弓神……这些个神仙,在过大年时,或许也会有个神位,体体面面地享几天祭祀。但还有一些,例如树神,井神,碾神,磨神等等,这些与乡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神(物),百姓们虽心存感激,心存敬畏,但平时忙于生计,根本顾扯不上,过年时又神仙太多,频繁祭祀难免检点不周,于是先民们便耍了个小聪明,对那些大路神仙,从初一至初五,是一日三祭祀,但每次只烧一柱,最多三炷香。而给这些小路神仙,则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凌晨来个集中的犒劳或叫祭祀,一下奉上一大把香。一年仅此一次,一次就把一年的香都烧了,所以叫“烧懒香”。

当碾盘上、磨盘上、井沿上、一大把一大把的香红光闪闪,烟雾缭绕时,整个空气中便漂着一般好闻的香味。这时,天已蒙蒙亮了,街上出现了三三两两孩子们的身影。他们会随手从碾盘上捏一柱香,从新衣服兜兜里摸一根小炮儿出来,点着了,向空中一扔,于是叭一声,火光一闪。那时过年,放炮是一种必须但又有点奢侈的活动,大多数农家的孩子都会把一挂小炮拆整为零,一根一根来放。就在这一声一声的“叭”“叭”声中,孩子们迎来了新的一年。而那一把把懒香,要到早饭后才燃尽,留下一堆堆香灰。

“烧懒香”的这一习俗,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在我的家乡沿习着。不过并没有几年,村民们更“懒”了,就连这一年一次的香,也渐渐地不烧了。


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,阅读推荐内容:

童年的除夕

晋源的隔年捞饭

记忆中的年画

杂记 | 阎全英:写在春节之时

追寻过去年代里的浓浓年味

年画的温馨回忆

春联是一双亮晶晶的眼睛

晋源的“年气气”

回家过年

那些年,春节要做的事

重温年味儿

山西年俗里的那点讲究,很美好

山西忆旧 | 1978年春节买猪头祭祖的曲折经历

童年春节放炮趣事

腊月的味道,舌尖上的记忆

过年说说“天地爷”

记忆中的“忙年歌”,一部实用的春节生活指南

山西年文化的变迁

小伙伴们,还记得小时候的年么?

山西地域文化与山西春节民俗

隽永的年味,时代的印记

舌尖上的春节,那些挥之不去的美食记忆

美爆了的太原除夕夜景,你一定猜不出这是哪里

大年初一讲究多,赶紧提前学习学习

山西各地除夕民俗,团圆与欢庆的故事

年前年后那些老辈们传承下来的讲究和说道

异彩纷呈的山西春节民俗

年味渐浓,年是什么?什么又是年味?

进了腊月便是年……

山西人的窗花,剪出幸福剪出美

山西年画,用斑斓色彩描绘一年的幸福和希冀

回忆在三线厂里过春节的那些日子

晋源的年味,转眼六十年的回忆

记忆中的年夜饭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